内涵建设上质量 转型发展增活力——院长施昌海在2015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3日发布人: 来源: 浏览次数:

各位专家、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经过寒假和春节,我们大家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投入新一年新学期人才培养的崇高事业,希望大家能够感到高兴和神圣。根据高院长刚才传达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们学院实际情况,今天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2014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关于学院2014年的工作,在上次研讨会上,学院领导和各单位负责同志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学院网站、校报和宣传工作通讯等,也及时进行了一些宣传报道。总的来说,2014年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得到了董事会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积极评价。归纳起来,其中有几个方面,是很令我们感到欣喜和自豪的。

一是我们的校园变得更大、更靓了。这一年,随着学院西南片区的开发和利用,校园面积又增加了许多;新的楼宇、林木、湖面等映入人们的眼帘,形成了一副壮丽的画卷,使大家不免为之眼前一亮,感到很是欢喜和振奋。学院的各种基础设施,包括实验室、实训室、音乐厅、图书、网络软硬件设备等,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新的音乐厅也正在建设之中,受到了诸多来校考察交流同行的好评和赞誉。这不仅为美丽校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育人能力和魅力。

二是我们的队伍变得更大、更强了。2014年,我们引进和招聘了80余名专家和青年教师,这些新同事的加盟,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师资力量和发展后劲。专家们示范引领,青年教师奋发图强、快速成长,大家焕发出的与学院命运与共的主人公意识和奋斗精神,使学院增添了更多的朝气与活力,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些,我们从同志们在日常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和各项工作中的出色表现,都能切实地感受得到。

三是我们的培养质量更好、更棒了。学院条件进一步改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为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学院的优良学风得到发扬光大,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14届毕业生中500多名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90%以上同学实现了就业,许多同学取得了考研和就业双丰收;广大师生在全国全省竞赛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学院在转型发展、章程建设和创建文明平安校园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四是我们的办学声誉更好、更高了。学院的美丽校园、浓厚的学风和相应的办学业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副省长徐济超等领导来院视察,并对学院发展予以高度评价,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亲切接见了我院代表。寒假期间,学院随省教育厅朱厅长率领的河南教育代表团参加第25届教育与职业博览会,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受到了省内外、海内外同行和各界人士的普遍好评。一年来学院获得了多项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表彰,品牌效应正在日益扩大和强化。这使得我们的生源越来越好,师生在此工作和学习、生活的自豪感不断增强。

二、关于新学期工作的基本思路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开局之年,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新年新学期学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学院董事会会议精神,充分运用学院董事会创造和提供的各种办学条件,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抓好两件事:即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要把其作为工作主线,在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加办学活力上下功夫,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通过推动转型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力争使学院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关于2015年的几项重点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和上述工作思路,新学期学院教学、科研、党建和各项教育、管理、保障工作,以及制度建设等,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努力做出新的成绩。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下大力气抓好。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

这是学院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专业是学校的基本单元,是办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载体。只有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建设好了,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而专业建设又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长远,保证重点,发挥优长,突出特色。

多年来,我们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小成就,初步形成了一批代表学院发展水平的品牌专业。比如,从招生、就业、考研等方面综合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心理学、财务管理、土木工程、生物、化学、还有艺术类专业等,情况都很不错,其中,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小教方向)、学前教育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生源很好,英语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立项,土木工程专业被列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点,心理学专业录取到三本批次的高考状元,艺术类专业获得了评估专家组的好评,生物、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考研情况都很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以骄傲与自豪的。

但也应当看到,我们还有少数专业建设步伐有些缓慢,招生宣传力度也不够,还没有得到社会特别是考生及家长的很好认可,需要加紧建设,增强实力和特色。另外,也有一些专业虽然生源比较充足,但热度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如何进一步把其做大做强,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对待的问题。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转型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倡导高校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从学院自身实际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练好“内功”、做好“外功”。其中,内功主要包括加强“软、硬”件建设,如,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改进培养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设备、课程和教材建设等;外功主要包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引进和借助“外力”,把“内力”和“外力”结合起来,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把“内功”和“外功”结合起来,提升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水平。做好这篇“大文章”,既需要学院董事会、院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各系各专业和老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全心全意去努力做好。上面提到的一些建得比较好的专业、特别是汽车服务工程等新专业的建设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今年,我们要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建成一些新的省级品牌专业。

第二,要进一步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这是学院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

多年来,学院董事会和各方面、特别是董事长和高院长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取得了很大成绩。学院能有今天这支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队伍,可谓来之不易,对学院专业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分宝贵,值得珍视。

但随着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师资力量的强弱越来越成为关键性要素和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加强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今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以更好地适应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帮助他们加快成长步伐。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好老教师和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观摩教学、加强教学督导、设立和申报集体研究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等,充分发挥老教师和专家的榜样示范和影响带动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迅速成长,养成良好的教学科研习惯,形成过硬的教学科研本领。希望有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在这些方面多想一些办法,多做一些实际工作,力争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要继续组织开展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这项教学活动在学院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一种传统,对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这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大多已成为学院骨干教师,所教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所以,学院领导和各方面对这项工作的过程和结果都很看重。2014年举办的教学技能竞赛决赛活动时,院领导和各系主任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到现场进行了观摩;年终考核评奖时,学院又把所有获奖教师作为评奖重点,全部评定为优秀和优良等次。今年,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项工作,使其在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从中经受锻炼、脱颖而出,成为名师。

三是要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对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2014年学院通过设立院级科研课题、加大申报纵向科研项目资助力度等,较好地调动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获得的厅级以上项目和发表的成果明显增多。新学年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积极申报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特别是高层次科研课题,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要注重遴选出一批科研潜质好、发展后劲大的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加以扶持。

四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和水平。这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立足做好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战略,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他们学成归来;邀请名家来校讲学指导,聘请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逐步打造一批高层次中青年学科和专业带头人。

第三,要深入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已经拥有较好基础,需要进一步往大处、深处做。张书记到台湾高校考察交流,高院长出访澳新、出席驻马店和宁波产教融合国际论坛,还有我们参加25届香港职业与教育博览等,都广泛地接触了海内外高教界,了解了海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学习到一些办学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为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我们每年也都送出了一些留学研究生和赴外任教的毕业生,建立了一些对外合作渠道。

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把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上重要日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动这项重要工作。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坚持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方式,逐步扩大合作领域和内容。要以语言相通、地域相近、感情相融的港台地区为重点和突破口,积极与有关高校开展相互交流与合作。首先在引进教师和课程,互换学生、教师访学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然后在共同实施学历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要学习其在转型发展、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等方面的思路和办法。

在与港台地区高校合作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办学需要,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和内容,加快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

新学期和新的一年的工作任务很重,但学院董事会已经为我们创造和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并在不断继续完善,我们要把这些条件充分运用好,使我们的工作达到更高的水平。让我们大家为此而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

上一条:为实现中国梦传播青春正能量—在“ 传播青春正能量冶优秀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一条: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汪鸿雁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