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级要求和上述工作思路,新学期学院教学、科研、党建和各项教育、管理、保障工作,以及制度建设等,都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努力做出新的成绩。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作为工作重点,进一步下大力气抓好。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
这是学院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专业是学校的基本单元,是办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载体。只有学校的每一个专业都建设好了,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而专业建设又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长远,保证重点,发挥优长,突出特色。
多年来,我们学院在专业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小成就,初步形成了一批代表学院发展水平的品牌专业。比如,从招生、就业、考研等方面综合情况来看,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心理学、财务管理、土木工程、生物、化学、还有艺术类专业等,情况都很不错,其中,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小教方向)、学前教育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生源很好,英语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立项,土木工程专业被列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点,心理学专业录取到三本批次的高考状元,艺术类专业获得了评估专家组的好评,生物、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考研情况都很好。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以骄傲与自豪的。
但也应当看到,我们还有少数专业建设步伐有些缓慢,招生宣传力度也不够,还没有得到社会特别是考生及家长的很好认可,需要加紧建设,增强实力和特色。另外,也有一些专业虽然生源比较充足,但热度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如何进一步把其做大做强,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积极对待的问题。
现在国家大力倡导高校转型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倡导高校转型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从学院自身实际和长远发展出发,积极练好“内功”、做好“外功”。其中,内功主要包括加强“软、硬”件建设,如,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改进培养内容和方式、加强师资、设备、课程和教材建设等;外功主要包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引进和借助“外力”,把“内力”和“外力”结合起来,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把“内功”和“外功”结合起来,提升应用技术型专业建设水平。做好这篇“大文章”,既需要学院董事会、院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更需要各系各专业和老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全心全意去努力做好。上面提到的一些建得比较好的专业、特别是汽车服务工程等新专业的建设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今年,我们要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建成一些新的省级品牌专业。
第二,要进一步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这是学院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证。
多年来,学院董事会和各方面、特别是董事长和高院长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取得了很大成绩。学院能有今天这支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队伍,可谓来之不易,对学院专业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分宝贵,值得珍视。
但随着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师资力量的强弱越来越成为关键性要素和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加强谋划,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今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一些新的突破,以更好地适应学院事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帮助他们加快成长步伐。
一是要进一步发挥好老教师和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通过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观摩教学、加强教学督导、设立和申报集体研究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等,充分发挥老教师和专家的榜样示范和影响带动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迅速成长,养成良好的教学科研习惯,形成过硬的教学科研本领。希望有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在这些方面多想一些办法,多做一些实际工作,力争取得好的效果。
二是要继续组织开展好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这项教学活动在学院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一种传统,对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这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教师,大多已成为学院骨干教师,所教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所以,学院领导和各方面对这项工作的过程和结果都很看重。2014年举办的教学技能竞赛决赛活动时,院领导和各系主任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都到现场进行了观摩;年终考核评奖时,学院又把所有获奖教师作为评奖重点,全部评定为优秀和优良等次。今年,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项工作,使其在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从中经受锻炼、脱颖而出,成为名师。
三是要进一步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训练。科研训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对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2014年学院通过设立院级科研课题、加大申报纵向科研项目资助力度等,较好地调动了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获得的厅级以上项目和发表的成果明显增多。新学年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积极申报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特别是高层次科研课题,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要注重遴选出一批科研潜质好、发展后劲大的优秀青年教师,重点加以扶持。
四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和水平。这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立足做好当前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战略,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他们学成归来;邀请名家来校讲学指导,聘请博士毕业生来校工作,逐步打造一批高层次中青年学科和专业带头人。
第三,要深入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已经拥有较好基础,需要进一步往大处、深处做。张书记到台湾高校考察交流,高院长出访澳新、出席驻马店和宁波产教融合国际论坛,还有我们参加25届香港职业与教育博览等,都广泛地接触了海内外高教界,了解了海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学习到一些办学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为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我们每年也都送出了一些留学研究生和赴外任教的毕业生,建立了一些对外合作渠道。
新学期,我们要进一步把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上重要日程,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动这项重要工作。在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坚持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方式,逐步扩大合作领域和内容。要以语言相通、地域相近、感情相融的港台地区为重点和突破口,积极与有关高校开展相互交流与合作。首先在引进教师和课程,互换学生、教师访学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然后在共同实施学历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要学习其在转型发展、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等方面的思路和办法。
在与港台地区高校合作取得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办学需要,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和内容,加快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
新学期和新的一年的工作任务很重,但学院董事会已经为我们创造和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并在不断继续完善,我们要把这些条件充分运用好,使我们的工作达到更高的水平。让我们大家为此而共同努力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