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雷锋精神,建功出彩新时代。3月以来,全校各级团组织及学生志愿服务团体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校内外陆续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以靓化校园景色,营造绿色风尚,助力教育扶贫,传达社会关爱等形式,为构建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3月起,全校师生上下联动,围绕学校创建文明校园的任务,以“雷锋月”为契机,以春暖花开的美丽校园为背景,发起了多次美化校园的志愿服务活动。3月7日,文学院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书香校园”图书馆保洁活动,对图书馆一至三层地面、窗户、栏杆以及书柜等进行了细致的清洁,此项活动的开展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更优美的阅读环境。3月24日,校学生会动员组织了主题为“青春闪耀靓校园,学习雷锋新时代”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全方面的对校园道路、草坪、山坡、绿化带、宣传栏等区域进行了彻底清扫。
伴随徐徐春风,学校各“贤山护绿”志愿服务团队再次启航。3月11日、24日,艺术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商学院以及土木工程学院等志愿服务团队联合进行了“贤山护绿”公益环保活动,以登山健身和随手捡拾垃圾相结合的形式下保护贤山的一草一木,有效的改善了贤山风景区的污染问题。我校“贤山护绿”服务项目的常年开展使之成为了我校公益环保的一张名片,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广泛的赞誉。
2017年底,校团委根据校领导指示精神,依据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我省河长制工作有关要求,以及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的相关通知,启动了“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志愿服务项目,专门成立了学校“河小青”专项志愿服务队。3月23日、24日,外国语学院、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校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多个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浉河沿岸、南湾水库等地进行了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巡河护河行动。通过环保倡议,水质检测,制止乱倒垃圾,清洁共享单车,并以“随手拍、随手捡、随手护”等“微行动”做好巡河护河的“巡查员”和“宣传,向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及社会公众广泛传播水资源环保理念。
多年来,学校大力支持绿色教育,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绿色教育的浓厚氛围,厚植绿色教育理念。
学校“为乡村而教”志愿服务项目在长期的实际行动中不断进取创新,助力教育脱贫,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先后荣获了该志愿服务项目及团队荣誉,并随着品牌化、常态化的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变换形式,成为了我校志愿服务项目对外交流合作的一大特色。目前,我校已在原有的多个志愿服务基地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五里镇中心小学、龙井乡洪山村小学、震雷山双桥村小学等,累计参与志愿者500余人次、开展各类服务600余次。
3月12日,校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服务队于前往明港新集小学为留守儿童进行主题为“大手拉小手,我们一起走”心理健康调研志愿服务活动。3月23日,再次出发前往游河乡笃祜店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及团体情绪互换等活动。3月以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陆续在洪山小学围绕主题授课、安全教育、心理咨询等形式丰富开展了志愿支教活动。3月27日,洪山村小学赠予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锦旗一面,鼓励与肯定了我校志愿者长期为洪山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辛劳付出与默默奉献。
“雷锋月”期间,校各志愿服务团体围绕植树造林、城市创卫、敬老爱老、社会帮扶、主题征文等多种形式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领了新时代青年风尚,展示雷锋精神,传递“核心价值”。
3月12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爱心救助协会在羊山新区开展主题为“青春正当时,植树新时代”3.12植树节活动,志愿者们义务植树百余株,为羊山播撒新绿。3月24日,数学与信息学院志愿者服务队于信阳市百花园开展公益环保活动,为美化市区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外国语学院、理工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等志愿服务团队分别于3月17日及24日前往五星光荣敬老院、福星聚敬老院以开展慰问演出,感恩互动等形式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树立感恩意识,传达孝道文化。3月23日,刘加宽、宋宏娟两位老师带领艺术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信阳市鲍氏社区看望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庆祝生日做家务,并在社区进行卫生打扫。 3月31日,我校志愿者与信阳市车站区域管理办公室联合在信阳火车站区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该区域疏导交通,劝导不文明行为,并为乘客耐心讲解和提供便利。另外,“雷锋月”期间,我校志愿者们发起了主题为“寻觅新时代雷锋身影 翰墨新青年雷锋精神”征文活动,以寻访“学雷锋”典型、书写“学雷锋”报告等形式,谱写出了志愿服务中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