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我院学生积极宣传、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努力实现大学生“励志、成才、成长”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7月16日至21日,由我院10名师生组成的“政策宣讲进乡村 服务三农促和谐”政策宣讲服务团和35名师生组建的创业实践团队,作为我院2007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点团队,先后到固始县城郊乡、固始县竹竿镇和信阳市周边地区等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
一段如歌岁月,一曲动人乐章,政策宣讲团队队员们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在这炎炎夏日中演绎着、诠释着……
宣讲团的队员们充分利用图片展览、文艺演出、发放宣传册、现场答疑等形式热情向群众宣讲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注重讲解了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和目前农村开展的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在宣传展板前,队员们一遍遍地耐心向村民们讲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解决农民就医难等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在现场答疑中,队员们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恰当贴切的事例,向乡亲们讲授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我市“六城联创”和建设旅游城市的工作中去,搏得乡亲们阵阵掌声;在发放宣传册中,队员们除了向乡亲们讲解宣传册的内容,帮助其理解,还在村内张贴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吸引了不少村民的驻足观看,使乡亲们在家门口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队员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顶着烈日,挨家挨户进行访谈,走访对象涉及种地农民、养殖个体户、乡镇企业大户、从事运输业的农民、村干部等等,积极对基层干部群众的一些疑问、困惑进行解答,使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当前“三农”的现状,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共走访和调查村民450余户,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法律咨询300余次。宣讲团的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进一步在实践中弘扬了农村文明新风尚,帮助乡亲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
一段难忘体验,一次艰难打拼,创业实践团队队员们用信心、毅力和勤劳在假日里亲身去创业、去实践……
7月18日,我院以即将在下学期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契机,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组件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团队,在院学工部、团委的具体指导下,通过个人或团体项目申报、项目研讨、项目论证、项目资助和帮扶等先后审定资助了30余个创业实践项目,范围涉及生物科技发明、个人商业项目创业、“三农”问题的社会研究、关注留守儿童进行爱心支教等。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和当前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和市场的前景大胆设想、创新构思、不断尝试、团结协作,通过亲身在实践中创业、打拼、体验、创业、升华,进一步使广大队员们认知了自我,对个人的职业定位进行了SWOT分析,明确了自我以后发展的职业发展目标、策略和路径;掌握了学习学习﹑学会思考﹑理论学习﹑实践调研﹑人际交往﹑克服逆境﹑学会生存等等的技巧;明白了大学和社会之间存在着的差距,造成了大学生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落差的实际原因,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和重要驿站。
在活动过程中,创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不畏酷暑,同心协力,无论成功与失败,都能对自己从事的项目坚持到底,并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队员们每人都将自己的经历记入了日记,有的队员纷纷表示,要好好反思选择项目与社会将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如果以后自己还有这样的机会他一定要将这个项目做成功,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已有8个创业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此次政策宣讲和创业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我院大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服务社会的蓬勃精神风貌,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积累了生活阅历,积累了实践经验,激发了专业情感,激发了学习热情而且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深化理论,从而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培养了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